找书
登录 注册 最近阅读
  • 目录
  • 指南
  • 投票

宋家四娘的护夫之路

第6章 红顶虎头

作者:海棠书城字数:3643

发布时间:2023-07-05 16:00:02

那媒人见细帖交换,笑得愈发热烈,抬手让候在门外的小厮将许口酒抬进来。

那担子上装饰了八朵大花,间饰有八个银白花胜。花络缠着一对三彩陶瓶,这还是吴铮在西北打仗时分到的战利品。陶器虽不及瓷器名贵,但这对三彩瓶胜在色彩瑰丽,很有几分异域色彩,倒是搏个新奇。

正在众人以为今日之事顺顺当当要结束了,忽然见花厅门口有几个健壮的仆妇出现,将吴家准备的“缴担红”尽数拦在厅外。

媒人心中咯噔一跳,笑容僵在脸上。

周氏不自觉拉住钟秀花的手,咽了一口口水,手心冒汗。

“我家四娘娇弱,这些年我是捧在手心怕掉了、含在嘴里怕化了,这突然间谈婚论嫁,我这做母亲的,总是日夜忧思放心不下。二位也是做母亲的,应当能体谅我这一片拳拳爱护之心。因此应下这门婚事前,我还有些事情想嘱托二位,可好?”

乔氏说话轻轻柔柔,语气却带了几分不容辩驳。

周氏听了个大概,没敢回话。

钟秀花攥了攥她的手,颤着嗓音说道:“好……您说。”

“小将军是受太子看重的,我宋家、乔家也愿意扶持这样出色的儿郎,相信小将军将来一定平步青云。”

“只是我家四娘自小娇惯,这吃的穿的用的,件件讲究,被我养得一身娇气毛病。我听闻吴大娘子素来勤俭持家很有一番美德,就怕四娘一时难以接受反倒让大娘子难做。我这做母亲的不仅要为女儿考虑,也不能让大娘子你难做人不是?因此我在吴家后门对面买了一处院子,专给我家那丫头放嫁妆使。”

“二位觉得如何?”

钟秀花捏紧拳头,挺直了脊背,大声说道:

“我知道吴家是小门小户,求娶宋四娘子是高攀。宋娘子从小娇贵讲究,我家贯来粗糙,但也没道理让宋娘子跟着我们一起吃苦。我们也是家中有女儿的人家,若是我家有这泼天富贵,也舍不得女儿下嫁。宋太太这么做,也是疼惜宋娘子,我们都理解。只要宋娘子为人良善,与家里人相处和睦,我们都能彼此包容。”

钟秀花这番话说得直白,乔氏不免高看她一眼。

说到底此事不是乔氏买了个院子给明暄放嫁妆的事情,她在此时提出来便是试探吴家人对待明暄的态度。

此前虽派人打听到吴家品性良好,但两家门第悬殊,明暄嫁过去便是妥妥一尊金菩萨,自此吴家改换门庭。但两方做派不同,吴家能不能包容、会不会包容,到底难说。

“吴大娘子果真是直率人,吴家家风纯良,我倒是放心不少。”

乔氏心下稍安,眼神示意堵路的仆妇都散开,缴担红顺顺利利地被抬进了花厅。

“备‘回鱼箸’!”

话音刚落,几个小厮进来把担子抬下去,又有几个丫鬟端着茶水进来换茶。

媒人那一脸笑就没落下过,你一言我一语,生生没让花厅内气氛冷下,宋吴双方开始商议小定、大定事宜。

朝雨一路赶到栖光院,向明暄禀告。

明暄想了想,起身走到院子里。

庭院的墙角有一大水缸,里面蓄满了清水,点有几片浮萍。一只白嫩的手端着一青瓷盏慢慢深入水面。微风吹过,水波荡漾,几尾小鱼忽然一摇尾巴,从浮萍下窜了出来。那只手便迅速抬起,青瓷盏内赫然游着两尾金鱼。

这是两尾红顶虎头,是荆楚一带进贡的鱼。那虎头全身银白,唯独头顶正中有一点嫣红。鱼鳍短小,体型圆润,憨态可掬,颇为可爱。

明暄记得是五年前还在勤德殿念书时,从太子那里赢来的。彼时一众人斗诗,各人皆拿出几样东西做彩头,太子用的便是这红顶虎头。当时太子共拿了十尾鱼出来,单是明暄就赢了六尾。那日回来后,就将它们养在栖光院的水缸里,一养就是五年,倒是一尾没死。

“朝雨姐姐,劳你把它们带过去吧。”

明暄伸出手指虚点那虎头一下,然后小心翼翼地递给朝雨,还细心嘱咐她从水缸里带两瓶水过去,免得忽然换水让那鱼儿死去。

花厅里众人刚将小定、大定事宜商量完毕,几个小厮便抬着那担子回来了。

只见那对三彩瓶里灌满水,其内各放了两尾活鱼,瓶间正正摆了一对银头镶花白玉箸。是所谓“回鱼箸”礼。

“唉哟,大喜,大喜呀宋太太吴娘子!”

周氏松了一口气,脸上的笑也更加真心实意。

她摸了摸藏在袖间的簪子,犹豫片刻,开口道:“宋太太,当年我嫁到吴家,我婆婆传了一只银簪给我。今日,我想把这簪子给四娘子,您看,能否让四娘子出来与我们见见?”

乔氏点头允了,命青葵去唤明暄。

媒人见机又将明暄夸了个天花乱坠,还狠狠奉承了乔氏几句。

很快,明暄便过来了,对着三人各行一礼。

婆媳二人见着明暄惊诧了一下,心里那点对新妇的担忧也散了下去。

“四娘子,居然是你!这可真是缘分!”钟秀花惊奇感叹。

明暄顿了一下,凝眸仔细看了一番,才分辨出是那日在定国公府与蒋静依起争执的婆媳。

实在是两人前后差别太大明暄才没一眼看出来。

那日婆媳二人似是要把所有好东西都穿在身上似的,着实有些扎眼。今日不同,不知那日是故意的,还是今日受了人指点,二人穿着打扮虽不说富贵,至少整洁干净,上下和谐统一,能看出是很本分老实的人家。

“你们先前见过?”乔氏有些疑惑。

“是,那日定国公府摔下来的小娘子便是小将军的妹妹。”

应当是明暄的出现让婆媳二人放松了心情,周氏笑眯眯地说道:

“是,那日可多亏了四娘子呢!若非四娘子帮忙,我那闺女要破相呢!可是我们母女俩的大恩人!”

“是呀是呀!”钟秀花也连连点头,“我们还说要上门谢谢娘子的。只是那日我们出来,就找不到娘子了,还遗憾了好久呢!”

“您言重了,当日于我不过举手之劳。”

“唉哟,这可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!天作之合,天作之合呀!”

媒人见缝插针,可劲儿地说着好话。

周氏拉着明暄的手细细打量,而后笑着将袖间的发簪插在了明暄的头上。

那簪子十分古朴素雅,颜色甚至微微有些发黯。簪头是满树盛开的石榴花,寓意多子多福。

明暄轻轻拂过那枚银簪,起身笑着向周氏行礼致谢。

乔氏亲自送婆媳二人出中门,而后转身回了南春院。

周氏和钟秀花脸上的笑就没落下,一路挽着手,道别媒人,欢欢喜喜回家去了。

等到晚间吴铮回来,自然对着吴铮将明暄一顿猛夸,还将宋家的“回鱼箸”拿给吴铮看。吴铮被三彩瓶中的那两尾红顶虎头吸引了目光,一眼不眨地盯着它。

他虽不知道这鱼具体是什么鱼,只是看这鱼儿小小一只,颜色瑰丽,形态可爱,自然知道应当是名贵的鱼。他看了一会儿,忽然捧起那只三彩瓶,疾步向外走去。

“唉铁蛋,你这大晚上的出去做甚?铁蛋!铁蛋!”

“我出去一趟,很快回来!不用管我!”

***

南顺街的何大夫大晚上被人敲门,骂骂咧咧地起来开门去了。

“你怎么又来了!今日又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要我看?”

“今日我那未婚妻送了一对鱼给我,你帮我看看这玩意儿该怎么养。”说完,吴铮又找补了一句,“京中女娘都娇气得很,我怕养死了她以后和我闹,太麻烦!”

“你!你大晚上就这事儿?!”何大夫气了个仰倒,“我是兽医,不是养鱼的!还有,那鱼你亲眼见着了人小娘子给你的?说不准人家下人随手池子里给你捞的呢!”

吴铮一言不发,只看着他,把那三彩瓶递了过去。

何大夫骂骂咧咧看了一眼,面上的神色僵了一下,而后不敢置信地接过那三彩瓶,脖子都快伸进去了,喃喃道:“红顶虎头……真的红顶虎头啊……”

“什么头不头的!你别把自己的头伸进去了!”吴铮看何大夫脸都快埋水里了,连忙把三彩瓶夺了回来。

“你真是,真是……三代祖坟的青烟都得冒完了吧!你知道这是什么吗?”何大夫一边领着吴铮进院子,一边激动地向他解释,唾液横飞,“这是红顶虎头,是贡品啊!我今日算是借了你的光,看了一回活的红顶虎头。你那未婚妻家里,那可真是显贵啊!”

“嚯,这小东西还是贡品呢?”

说着,吴铮伸手想去摸摸那鱼,吓得何大夫一巴掌给他拍开。

“你别碰它!”

“连碰一下都不给?这么精贵?”

吴铮悻悻收手,看着那鱼不说话。

何大夫的神情忽然变得有些隐秘起来,嘿嘿笑着。

“我看那些个高门贵女可比这鱼还精贵,这以后你碰不碰得到还不好说哟!我看你这虎背熊腰的,想必……嘿嘿,一般的小娘子可受不住……唉哟你踢我做甚呐!”

吴铮头一回冷脸,一脚踢开那何大夫的腿,颇有几分疾言厉色。

“这种事情你别乱说!”

“切。”何大夫撇撇嘴,白了他一眼,任劳任怨地开始与他交代养鱼之事。

吴铮虽然对着何大夫发了一通脾气,但晚上自己却燥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。

太子和他说了联姻之事后,他便去打听那日仗义执言的宋四娘子是否就是太子妃的妹妹。之后得到肯定的回答,吴铮便对这宋四娘子多了几分遐想。

那日出于礼貌,吴铮其实并没有细看小娘子的面容,只是心中大概有点印象。他对明暄更多更直观的感觉,其实是她通身清冷高贵的气质。尤其那日她带着帷帽,袅袅婷婷行走在宫道中央,而他却被带着避开到一侧。二人相距不过数步,中间却仿佛有一条鸿沟。

那日的吴铮当然不会有这么多的想法。

只是太子说要他去向那高贵的小娘子提亲,那小娘子在集市上为他仗义执言,那小娘子奋力救下自己的妹妹。几种不同的感官聚集在明暄身上,将她贵不可言的身份悄然割裂。

吴铮感觉心中有一点隐秘的不一样。

小娘子柔软纤弱的身影不时在吴铮脑海中浮现,还伴随着何大夫不可言说的调笑。吴铮越想越燥,气得狠狠捶床,一骨碌坐了起来。

“娘的想个爷头!何永希这狗东西,真他娘的祸害人!”

吴铮低声咒骂两句,三更半夜起来打了两套拳才回去歇下。